金银花: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

金银花: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

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  李凡 韩毅音 程芳

    李凡,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主管中药师,执业中药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系,研究方向为药学服务、内分泌科中西药的合理应用。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1篇。从事合理用药的科普工作,在“丰台药学服务中心”公众号发布科普文章多篇,头条号“凡药必有思”主创。

 

   

    作为典型的道地药材,“四大怀药”之名响彻中医药圈——关于这点,即便不是中医药拥趸,寻常路人也必有所耳闻。之所以得名“怀药”,主要是因为这四种药材——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的道地产区同在古怀庆府,大致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便是人杰地灵,这里不仅有现代的英才和古代的俊杰,所出产的中药材也是多种多样,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大怀药”,切莫忘了最熟悉的那个“她”——“她”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广泛,在过去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她”外形漂亮,口感柔润,“芳名”俗中又带点儿雅,您知道“她”是什么药吗?

    不卖关子了,直接公布答案:没错,“她”就是图1——金银花。

 

1 金银花:花初开白色,后变黄,故名金银花

 

先银后金,可作代茶饮

    金银花,又称双花、忍冬,是忍冬科植物忍冬含苞待放的花蕾或初开的花,呈棒状,黄白色或绿白色。写出“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的宋朝诗人范成大,为金银花作诗道:“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其实,“薰满千村万落”的应该是蔷薇,金银花香气悠悠,清淡而绵长,并没有太强烈的刺激性,常给人一种平易之感,故自古以来就常作代茶饮用。

    无奖提问(文后会解答):众所周知,双黄连类中成药是最常用的清热药之一,但您知道双黄连的药物组成吗?会不会与“哑巴吃黄连”的“黄连”有关呢?难不成是“两份黄连”?

 

先抑后扬,终成好药品

1.历史

    忍冬用药历史悠久,自南北朝时期梁代的《本草经集注》即有记载,因植物凌冬不凋,故名忍冬,听起来颇有傲骨。其实,在明代之前,忍冬的入药部位一直是藤——即忍冬藤,花能入药始载于南宋的《履巉岩本草》,但仅作为附药。直至成书于明代的《救荒本草》,忍冬之花——金银花才单独作为一味药被正式收载,“花初开白色,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善治痈疽发背,其花、嫩叶都可以用油、盐调味食用。明清至今,历代医家都喜用金银花,《滇南本草》《本草汇言》《得配本草》等均有相关记载。

2.基源

    金银花疗效好,药用时间长,每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不尽相同,那么究竟哪种是正品呢?

    有学者做了研究:通过古籍的描述、附图与现在忍冬科各属、种的植物进行对比,可以排除曾经在《中国药典》中收载过的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等,其中山银花已在现行《中国药典》中单独列出。

研究最终认为,忍冬科忍冬最符合历代本草古籍描述的金银花基源,其具有以下特征:缠绕藤本;茎微紫色,有被毛;叶对生,卵状心形,两面皆有被毛;一蒂双花,单花唇形,花冠长3.2厘米左右,花蕊长,花开后先白后黄,总花梗单生于小枝叶腋且总苞片叶状卵形,花期3月中旬到5月中旬;等等。据此,忍冬科忍冬应当作为正品金银花使用——一些地方习用品种(如细苞忍冬、毛柱忍冬等)可以作为正品的补充,有待进行深入的化学成分、药理等研究。

3.产地

    金银花基源稳定,那是不是也要有稳定的土地或特定的产地呢?

并没有。金银花是一种好养活的植物,慧眼识珠的《本草经集注》说忍冬“处处皆有”;《本草纲目》也说忍冬“在处都有”,就是到处都有的意思。之所以到处都有,是因为金银花生命力强,对土壤、气候选择不严格。金银花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因此野生者分布广泛——只是,相对来说,土壤肥沃、质地疏松的沙地土壤能增加产量。

    明清时期,禹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为重要的药材集散地,金银花的道地产区密县(即今新密市)为禹州北部邻县,长期为禹州所管辖。清·嘉庆以前,密县金银花产量巨大,质量得到市场认可,有“鲜者香味甚佳,山中种植者多,颇获利”的说法。密县西北的五指岭一带,每年可出产金银花约5万斤。禹州各处逐渐陆续栽种金银花,因此成为河南乃至全国重要的金银花生产基地。现今河南省新密市出产的“密二花”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密县二花甲天下”之称。

    除此之外,山东是金银花的另一个主要产区,称为“东银花”。最初,金银花“从前间有之,不过采以代茶”;至嘉庆年间,“商旅贩往他处,辄获厚利,不数年山角水湄栽至几遍”,这提示早期市场上为野生金银花,后期逐渐出现栽培品,且价高利厚。明代至清代,山东地区有记载的金银花分布地区范围扩大,且金银花人工种植开始兴起。现如今,山东省沂蒙山区的金银花称为“济银花”或“东银花”,是市场上金银花商品的主要来源。

4.采收

    如前所说,金银花以含苞待放的花蕾或初开的花入药,这个入药部位决定采收时机和产地加工对保证金银花的质量非常重要。传统上,金银花以花蕾长且饱满、色黄白鲜艳、气清香为优质,因此,在采收环节,要注意适时采收、采摘时注意保持药材通风干燥、采收后及时晒干或烘干——烘干更易保存性状,使颜色鲜艳、香气浓郁。贮藏时,多用苇席内衬草纸包装,也可用木箱加防潮纸包装。金银花的贮藏条件要求常温通风干燥,否则香气散失、颜色改变,则品质下降。

5.炮制

    现在,金银花多用生品,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在古籍中,还记载有炒金银花、金银花炭等炮制规格:如《吴鞠通医案》要求“炒”,炒制后颜色偏黄,功效偏于清热解表、和胃止呕;又如《温病条辨》要求“炒黑”,炒炭后颜色偏黑,有焦香气,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自古及今,能解人烦忧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传统认为金银花是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清热解毒力强。《中国药典》记载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金银花代茶饮、入汤剂煎煮均可,中成药中也常见金银花。清代《费城县志》记载:“金银花,从前间有之,不过采以代茶。”金银花作为代茶饮使用时,可与荷叶、西瓜翠衣、扁豆花、丝瓜皮、竹叶等搭配泡饮,即《温病条辨》清络饮,适用于暑热伤肺轻症,或暑温病发汗后余邪未清的病证,表现为身上发热、口渴、头晕沉等。但需要注意观察:服药后是否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如腹泻、疼痛喜暖喜按等,一旦出现,就需停止服用。同时,既往脾胃虚寒的患者,不适宜大量长期服用金银花。

    很多经典名方中都可见到金银花的身影。比如用于温病初起的代表方剂银翘散,方中金银花味甘性寒,与连翘共为君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又如治疗热入营血的代表方剂清营汤,金银花在其中为臣药,起到清热解毒并透热于外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处方需要辨证应用,不要自己随意抓药服用。

现代中成药中也常见金银花,如金芪降糖片、维C银翘片、双黄连注射液等。新冠疫情期间,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开始推荐的金花清感颗粒,即是以金银花为君药,配伍浙贝母、黄芩、牛蒡子等制成,具有疏风宣肺、清热解毒的功效。通过和安慰剂进行随机、双盲比较,显示金花清感颗粒能安全有效地缓解轻度患者的症状。现代研究认为,金银花有抗炎解热、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亦可以保护肝脏、保护肺脏、保护神经、增强免疫,且能降低血糖;与不同药物配伍亦能发挥更多功效。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以上作用多由细胞或动物实验而得,具体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推古验今,发扬于杏林

    金银花前后以忍冬、金银花等名陪伴我们一千四百余年,历史悠久,基源稳定,产地较为固定,采收、炮制方法明确,一直是临床不可或缺的重要药材,但金银花仍有很多未知之处等待中医药人继续发掘。

    先别走,我们再来回答一下前面的问题:双黄连类中药的成分可不是“两份黄连”,而是双花、黄芩、连翘,其中双花即为金银花,俨然一副“藏头诗”的模样,真于严肃中带了些小诙谐。其实,类似的还有蒲地蓝,其组成包括蒲公英、地黄、板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