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水丸的制作
浅谈传统水丸的制作
北京市第六医院 支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汪霞 蔡欣瑞
支斌,北京市第六医院主管中药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药行业15年。师从“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首批亲传弟子李京生教授学习中药;跟随北京同仁堂大工匠于葆墀老师修习“北京市第三批中药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五届中药炮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医院制剂科研创新与推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研究方向:药食同源——中药糕点制作以及中药传统制剂水泛丸制作。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蜜丸,但你知道什么是水丸吗?
笔者第一次接触水丸的概念,还是上学期间读到的一本关于永安堂的书。根据书中的记载,永安堂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比同仁堂的历史还要悠久一些。其早年间的地址是北京原东四牌楼东南角儿,药厂就在对过路北243号,有三层院落,前门在朝内大街,后门则通东四头条。内设刀房、斗房、碾房,还有贮蜜库和鲜药库等,配置比较齐全。建国初期,永安堂的一本处方集中收载了百余种丸剂处方,涵盖了补益门、妇科门、眼目门、泄痢门等十几个类别,由此可见丸剂在中药剂型中的重要性;现在的永安堂仍保留着传统制剂的制作,包括手工水丸、蜜丸等。为了能更好地发扬并传承这项传统中药制作工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制作原理和制作手法,在此,药师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一个总结。
水丸,又称水泛丸,指将药物细粉以水、药汁或其他液体作为黏合剂制成的小球形丸剂,是主要的传统剂型之一,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相比中药汤剂,水丸具有便于携带、吞服,利于保管和储存等优点,其制备方式分为机械泛丸和手工泛丸两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手工泛丸的制备过程。
一、制作工具
1.药匾
药匾(图1)是用竹子编制的扁圆形器物。编织药匾时,要求所用竹条细密、紧凑。相比匾边,匾底的竹条更厚实一些,以求坚实耐用。传统的药匾会在匾面涂上桐油,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这个过程根据涂刷桐油的厚度而有些许区别,一般时间为20~30天,目的是为了在匾里洒水润湿后不透漏。此方法也是对药匾的一种保护:当药匾挂起不使用时,避免因为空气湿度不足对药匾造成损坏;现代也有以清漆作为防水涂层替代使用的。
传统药匾的直径一般有四种规格:2.4尺、2.6尺、2.8尺、3.2尺,适合不同身高、臂力的人使用。京帮传统的竹匾与其他地区的有所不同,其底面平坦,方便做推拉动作;四周匾边高约15厘米,在边缘处还有一圈加固层,在方便握匾的同时,也可增加竹匾的使用寿命。
图1 药匾
2.竹筛
与药匾相同,竹筛(图2)也是用竹子编制的扁圆形器物;与之不同的是,其编织得比较稀疏,留有一定大小的孔隙。筛孔可分为4厘、6厘、1.5分、2分、3分等几种。为了在制作水丸时统一丸粒大小,保证成品规格统一、外形美观,过程中常使用三种孔隙大小不同的竹筛,保证在起模、成型、过筛三个阶段的丸粒大小统一。现在,出于方便、经济、耐用等考虑,大多竹筛已经换成了不锈钢筛网(图3)。
图2 竹筛
3.刷子
与现代常用的塑料刷子(图3)不同,传统的刷子是用鸢尾科植物马蔺的根扎成的,用马蔺根扎成一束,用来扫刷黏着在匾面的颗粒和粉末,还可打散聚成块的颗粒。这种刷子适宜刷扫,但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容易出现“掉毛”的现象。所以,现代多用塑料刷子代替。这时候,一般会准备两把刷子,一把用来扫刷颗粒粉末,另一把会先垂直放入开水中烫,抓住木柄用力下按,将刷毛定型为与木柄成90°直角,方便给药匾刷水。
图3 刷子
除此之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勺子和盆(图3)。勺子用于挖取药粉,一般使用不锈钢材质。盆用于盛水或药液等黏合剂,也用于盛药粉,一般使用不锈钢材质。
二、制作手法
水丸制作主要分为五种手法:推、拉、揉、闯、摔。
(1)“推”“拉”是用双手分别握住药匾的匾边靠近身体的三分之一处,前后推拉药匾。一般在药匾刷水后使用,让水丸均匀地沾水。
(2)“揉”是以一只手按住药匾基本不用力,起到支点作用;另一只手持药匾,手腕向内转动,使药丸在药匾内旋转,一般在加水、加药粉时使用,让药粉或水分布均匀。
(3)“闯”结合了“推”“拉”,用双手握住药匾,身体向后一步离开桌子,用力推拉药匾,使药丸在药匾中相互撞动,撞掉丸粒的棱角,使药丸圆润结实。
(4)“摔”是以左手或右手用力摔动药匾,使药丸大的部分摔到一边,或使黏在药匾上的药粉震落,在“摔”的过程中,丸粒会更加紧实,不易松散。
三、制作过程
1.起模
起模(mú)是将药粉转化为丸剂的第一步。模子的大小和数量决定了最后成品的大小与数量,所以,起好模子是做好水丸的关键。起模使用药粉的总量一般在总量的10%~15%之间,用刷子沾少量清水刷于匾内,使匾面湿润,但不可以有汪水。取适量的药粉均匀撒在药匾上,推拉药匾使药粉均匀贴在药匾上,然后用刷子由一端顺序轻轻扫下药粉至药匾另一端——注意:扫下药粉时不可用力过大,避免药粉结成大块。先用“揉”法使扫下的药粉与水均匀结合,然后在没有药粉的一端刷水,把药匾内的药粉黏在刷水处,继续“推”“拉”“揉”操作,反复几次,形成的细小较湿润颗粒,加入少量药粉到小颗粒上,继续“揉”,使细小颗粒逐渐加大。重复以上刷水、扫粉、加粉的步骤,直到形成模子。
2.成型
模子起好后,就可继续重复之前步骤,使丸粒逐渐增大成型,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丸粒大小逐渐增加药粉和水的用量,刷水时如看到未成形的小模子,可以用刷子将其碾碎,融化成药糊黏在已成型的丸粒上。此过程将药粉全部用完,形成大小均匀的丸粒。
3.盖面
一般用清水盖面,即在丸粒成型以后,再加稍多量的清水,用“闯”法和“揉”法进行泛制,直至丸粒表面光滑、圆润、紧实为度,并迅速取出。
4.干燥
盖面后的丸粒应及时干燥。通常将制作好的水丸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阴干数小时,待表面水分流失一部分后,及时放置在太阳下暴晒,期间注意及时翻动,保证丸粒干燥得均匀,防止产生“阴阳面”。现代工艺中,干燥温度一般选择在80℃左右,干燥过程中要经常翻动丸药,若丸剂含有芳香挥发性成分或遇热易分解成分,干燥时温度应不高于60℃。
5.挂衣
一般来说,丸剂制作完成后即可应用。但是,某些丸剂则有特殊要求。对于这类丸剂,根据处方的要求,需要在丸药表面包裹一层极细粉,称挂衣,常见的有朱砂衣、黄柏衣、青黛衣等(图4)。挂衣的衣膜不仅可以优先被人体所吸收,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还可以防潮、防蛀、矫臭矫味。
挂衣方法:将干透的丸药用黏合液湿润,加入规定的挂衣药粉,用人工或泛丸罐挂衣。
——人工上衣。取合格丸药置匾内,加入适量黏合液,使丸药完全湿润均匀后,摔匾使丸药表面呈毛刺状,加入约一半量挂衣细粉,立即揉闯,使细粉与丸药结合,待表面光滑,再加入少量黏合液与细粉,反复操作3~4次,使细粉均匀包裹于药丸表面。
——泛丸罐上衣。将合格丸药装于罐内,开动机器,使罐旋转,加入黏合液使丸药完全湿润均匀后再撒布细粉,不停转动,使粉均匀的挂于丸药表面。
图4 挂衣
注意:起模阶段用水和药粉的量不宜大,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否则模子会非常不均匀,容易出现大的团块,导致起模失败。初学者在起模时可以多过几次筛,及时淘汰过大的团块,将团块融进水里化开继续使用,避免浪费。成型阶段虽然不需要像起模阶段那般小心,但也要注意加水与加粉的量,避免出现过多的小模子,影响丸粒的均匀度。另外,这个阶段对丸粒要多“揉”,使丸粒水分分布得更均匀,让丸粒更圆润、光滑。
以上便是对传统泛制水丸的制备经验总结。手工泛制水丸是一项传统工艺,对体力、技法要求比较高,目前大部分药师已不再学习。本人有幸能与几位有传统手艺的师父学习、实践,发扬并传承这项传统中药制作工艺,一匾、一勺、一刷、三筛,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多练习、勤思考、善总结,方可做到心中有数,翻转自如。在学习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祖国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其态度之严谨、工艺之考究、要求之严格与现代工业生产并无区别。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一些政策和指导意见,方便医院的制剂室开展传统中药制剂的工作,将更加适宜的中药剂型提供给患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优化、完善药学服务的同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与信任感。另外,通过开展中药适宜技术,增加中药饮片的使用量,优化医院的药占比,体现中医药在医疗行业中的重要性,提高中医药人在医疗行业中的地位。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中医药人砥砺前行,去了解、学习传统中药制剂的制作,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中医药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避免这些传统的制作工艺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