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药学精粹,擘画健康蓝图——记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负责人林华

图片1

汇聚药学精粹,擘画健康蓝图

——记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

培训基地负责人林华

 

img2

林华

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中药师,药剂党总支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药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药学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临床药学)负责人、广东省中药药事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局临床药学重点专科负责人、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负责人、全国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负责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第五、六届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企业与医院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师协会中药临床药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中药材》副主编、《今日药学》《新中医》编委。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等各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编写著作10余部,获科技进步奖5项。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研修院)始建于1933年,是中国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与医院长久的历史相呼应,现任药学部主任林华主任中药师也在药学工作岗位上勤勉敬业、孜孜不倦地工作了35个春秋,她始终秉持“大医精诚,捍卫生命”的崇高理念,以“为临床、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为己任,始终奋战在药物生产、新药研发、医院药品质量管理、药物合理使用的第一线。她常说:“在医院的药学团队中,虽然可能一直平凡普通,不会有什么轰轰烈烈,但也应该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因为我们也可以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尽一份力。”

 

匠心独运精于业

林华主任始终追求卓越,2015年分别师从国医大师金世元老先生和炮制泰斗王孝涛老先生,学习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调剂、中成药合理使用等,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学术思想与经验;长期致力于医院药事管理及中药质量控制工作,在中药品种真伪鉴别、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质量标准、中药临床药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运用中药知识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在她的领导下,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实现了多项创新突破。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系革新:她首创“驻厂药师制”,派遣资深中药鉴定专业技术人员常驻生产基地,全程参与原料药的采购、验收、加工炮制、包装等关键环节,并实时跟踪,建立了完善的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控制链”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省中医院中药质量品牌建设,在患者和同行中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她率先在全国推广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医院中药房的使用,不仅改革了中药饮片的包装方式,还革新了调剂方法,有效减少了配方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国各地医院纷纷前来观摩学习,如今小包装中药饮片已经在全国各地医院推广开来。

智慧药房服务模式:她运用“互联网+”思维,首先在全国推广智慧药房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处方调配、中药煎煮和中西成药配送一体化,大大简化了患者的就医流程,缩短了在医院的等待时间,让患者享受到了如同“收快递”一般的便捷服务。智慧药房服务模式的有效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药学服务转型:她引导药学部由“供应管理型”向“药学服务型”转变,引导临床药学朝专科化方向发展。通过大力培养临床药师,鼓励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医-护-药”团队医疗模式的实践,引导我院临床中药学不断发展壮大,能够较好地为临床服务,并得到临床的认可。

 

德高望重厚于德

林华主任视药品质量如生命,注重药品质量管理,始终把药品质量、调剂管理、合理用药放在首位,在保证全院药品供应的同时,妥善处理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出现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为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筑起了一道药品安全屏障。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注重发挥中药优势特色,努力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在她的积极带领下,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成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并先后成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全国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作为基地负责人,她致力于繁荣学术活动,紧跟行业动态,每年组织策划多场大型中药传承培训班或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分享传承与创新成果,让更多的优质药学服务惠及百姓。

“岭南出好药”,广东省一直以来就是中医药大省,还是中药制剂大省、中药饮片大省、药食同源药品的消费大省,中药材资源约占全国各类药材的20%;作为中药材的重要产地,全省中药种植面积达575万亩,已形成中国面积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南药生产体系。同时,广东还传承着极具岭南特色的中药炮制技术,各种中医药文化都在民间深深扎根,可以说是最具中医药民间基础的省份之一。

img3

依托这些优势,当面对来自全国的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时,林华主任带领团队,按“优化布局、突出特色、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为全国各地学员精心打造了精彩的理论培训课程和充实的现场实践课程,深入介绍广东乃至岭南的中医药文化和道地药材资源,讨论岭南特色中药材的鉴定技术,实践岭南特色炮制技术,推广岭南特色中药制剂(图1)。不但重视这些特色中药、特色炮制技术的专业性,对广东省内特色南药种植情况、岭南特色炮制技术传承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调研,而且还特别注重其中包含的文化、民俗等人文内容,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人在学习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资源等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度体验岭南中医药的文化魅力。

img4

林华主任带领团队实地考察调研、踩点遴选,确定了新会新宝堂陈皮基地,东莞尚正堂沉香基地,云浮中国中药肉桂、巴戟天基地,化州乾宁化橘红基地等作为主要岭南特色中药资源研学点;确定了广东省中医院智慧药房、康美药业、岭南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采芝林药业、至信药业等作为中药炮制技术实践学习点;同时还选择了神农草堂、岭南国医小镇、广州中医药大学标本馆、流溪河森林公园、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等作为中医药文化特色游学点。这些培训点都符合“专业精湛、特色浓厚、内容丰富、服务优质”的要求。在学习之余,对于学员生活上的安排也尽量体现岭南文化特色:广府药膳、广东凉茶这种饱含岭南药食同源文化的闪光点,每次都能获得学员的点赞。游学过程中,林华主任团队会对沿途所见每一个有故事的点进行讲解,在推广岭南文化上不遗余力。

自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开办至今,共举办了21期培训班,培训了来自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传承人1300余人次。借助基地平台,挖掘整理岭南特色中药技术12项,编撰岭南道地中药相关著作10余部,拍摄道地中药宣传片5部,并以岭南特色中药资源和炮制技术为重点,系列地制作了几百种中药标本,收集了多种具有传统特色的炮制工具,建成了中药多功能展示厅(图2)。

img5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的建立旨在为国家培养一批热爱中药事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传统技艺精湛的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同时还带动了全国的中药人才的学习与交流,为中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爱无疆促公益

林华主任热心于公益活动,积极宣传普及中药文化。在林华主任的组织下,药学部长期定时举办药师咨询日活动、与广州电台合作推出中药栏目《芳草百味》、组织到广州图书馆开展中药煎煮及合理用药等系列科普知识讲座、主办健康大讲堂药师门诊义诊活动等。同时,林华主任还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各项地方性、团体性公益活动,如中医中药中国行香港澳门站的中药材展示及讲解活动、药品安全合作联盟(PSM)活动、组建志愿服务队参与广府庙会开展用药咨询、下社区开展合理用药宣讲会等。林华主任还多次参加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人民送医送药,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些公益活动覆盖范围广,受众人数多,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中药知识,更好地支持实现全民安全用药目标。

img6

林华主任就是这样一个甘于默默奉献、为群众生命保驾护航的人。她用35年的光阴诠释了一个药学人对职业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成为了广东省中医院乃至整个中医药领域的一面旗帜。